80年前,在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五四运动。以北京大学等院校的爱国师生为代表,“五四”青年为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站在时代的前列,走在运动的前头,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唤起各阶层民众奋起,汇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革命洪流。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她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同时,也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首先就要学习“五四”先驱爱国、求索、实践的品格。
人类即将步入新的世纪。今天的中国已经全然不同于80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与80年前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80年前的“五四”青年肩负着救国的历史使命,那么,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上。
勿庸置疑,在科教兴国的时代,教育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责任尤其重大,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了提高教育在兴国中的贡献,教育战线广大青年要以“五四”先驱爱国、求索、实践的品格,做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去完成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
学习“五四”先驱爱国、求索、实践的品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中。爱国与爱岗敬业是相结合的,对教育战线上广大青年来说,爱国与热爱教育事业是分不开的;求索,要求我们响应党中央“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的号召,加强学习,重视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知识,还要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实践,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促进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并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这里,我们尤其要具体地提出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战线广大青年在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中负有特殊的责任。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求索的产物,我们也应该以求索的精神去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青年都要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但是教育战线与众不同,教育战线的广大青年一方面自己要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另一方面,作为真理和知识的传播者,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耕耘者,作为一个播种机,负有传播、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职业责任。同时,作为教育战线的广大青年,不仅要掌握邓小平理论的普遍原理,而且尤其要具体地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并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和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这也是我们教育战线的特殊性。
第二,教育战线广大青年要为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做出突出贡献。教育战线广大青年的本职工作就是培养人。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实践中,我们面临着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可以说,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全国教育战线广大青年应以此为目标,努力探索实施以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的素质教育,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民族素质大厦增砖添瓦。
第三,教育战线广大青年要做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动者。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它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认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只是领导部门或领导者的事,它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事。而对生气勃勃、富有活力的广大青年———无论是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来说,更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解放思想,锐意求索,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者。今年初,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战线广大青年应该以创新的精神来实施这一《行动计划》,为实现中国教育的全面振兴而努力。
第四,教育战线广大青年要积极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民族的复兴,本质上说是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它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是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基础。教育战线的广大青年,一方面肩负着提高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重任;另一方面,自身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水平做出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做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者。
第五,教育战线上广大青年要自觉维护稳定,维护大局。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青年与社会同频共振的20年。青年既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积极拥护者和有力推动者,同时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曲折萦回的改革进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党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这就是我们始终要把握的大局。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而发展和改革都要以稳定为前提。这就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辨证法。发展和改革可能引起利益格局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在这方面,教育战线广大青年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深刻认识稳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稳定并不意味着保守,改革、发展、稳定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江泽民总书记这样论青年:“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这是一份对跨世纪青年的殷切的、沉甸甸的期望。“五四”先驱能够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他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应该以“五四”先驱爱国、求索、实践的品格,以理想、责任感、行动和实践证明,今天的中国青年也能够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从而无愧于“五四”先驱,无愧于我们的民族和时代。